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248章 评委开始疯抢 (第1/2页)
“赵兄,在厨艺的理解上,我肯定不如你专业。要不你来解答一下莫大厨的这个问题?” 思考了片刻依旧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,薛宝丰开始主动把问题抛给了赵俊成。 很快,他们俩之间,踢起了皮球。 “不不不,作为美食家,你的履历肯定比我更广,还是由薛兄你来解释一下莫大厨这个问题吧。”赵俊成又把皮球踢给了薛宝丰。 薛宝丰异常尴尬地一笑,只能强行解释道:“莫大厨,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。这表皮二次加热之后,是不是口感会更加……更加……” 本来,薛宝丰想说更加酥脆。 但是,都凉了之后,仅仅只是二次加热,从道理上来讲,怎么可能会变得更加酥脆。 能维持原先那酥脆的口感就不错了! “我知道了,莫大厨,这么做,是不是为了更加突出鸭子腹内的这八宝?舍弃小我,完成大我!”赵俊成突然想到这一点,激动地说道。 毕竟,有些菜,的确会有专门拿来作为陪衬的配菜。 但是,糯米八宝鸭,拿鸭子来做陪衬? 就为了突出里面的八宝饭? 这怕是神经病吧! 面对赵俊成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,莫大厨是真的忍不住笑了出来,且很不给面子地说道:“本来,我以为这应该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问题,可没想到竟然难倒了两位大佬。实在是不好意思。那接下来,我就来揭晓答案吧。” “大家都知道,糯米八宝鸭作为一道宫廷菜,工序非常复杂。正常情况下,一名厨师最快也得花三个小时左右才能完成。哪怕是我师父,平时都要花上一个多小时。所以,鉴于这种情况,当年我师父的晓记,一天最多卖两只糯米八宝鸭,且需要提前预定,要不然就算你再有钱,也根本吃不到。换句话说,那就是糯米八宝鸭的产能,严重不足。如果我没记错的话,当年晓记糯米八宝鸭的订单,似乎都能排到三四个月以后,是吧?” 莫大厨这番话,算是趁机又狠狠夸奖了当年的晓记。 “对对对,当年的晓记没预约哪里吃得上哦!三四个月有没有不知道,反正我曾经预约过一次,得等两个多个月。” “是要三个月,那还是普通的订餐。像糯米八宝鸭这种,随着当年的晓记爆火之后,根本吃不到。” “这才是真正的饥饿营销啊!正如莫大厨所说,这是真正的产能不足啊。” 观众们开始议论纷纷起来。 莫大厨接着说道:“当然,之所以糯米八宝鸭产能不足,除了制作工序复杂之外,其次就是口感保持的问题。如果做得晚了,顾客等不及。但如果做得早了,一旦凉了又影响口感。如此一来,我师父这几年推出这款改良版的糯米八宝鸭之后,在一定程度上就缓解了这个问题。我保证,以后缦云餐厅,一天至少推出五只糯米八宝鸭。” 虽然,听着五只,依旧很少。 但其实,产能已经提高了两点五倍。 那些当年没吃到晓记的糯米八宝鸭的观众,此刻顿时欢呼了起来。 而随着莫大厨这么解释,赵俊成更是用力地拍了拍自己的脑门,心想这么简单一个道理,自己怎么就会想不到呢? 在这样媒体云集的现场,连续被问住两个专业性问题,着实是丢脸! 薛宝丰何尝不是如此。 “各位,尝尝吧。” 和方大厨一样,莫大厨也将鸭子切好之后一份份摆好盘,放在了桌上。 赵俊成率先端起盘子,尝了一口。 本来继续找机会诋毁的他,在吃到这一口夹带着鸭肉的八宝饭之后,顿时感觉自己坠入了满是浓香四溢的美食世界。 这味道,实在是太醇厚了。 关键是,方才鸭子的表皮都已经凉了,可一口咬下去的口感,却依旧是酥脆的! 这实在是太神奇了! 并且,八宝的味道融合得非常融洽,此时即使已经有点微饱的评委,还是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。 米饭,永远是主食。 对于很多人来说,就算吃了再多的美味,最后还是需要一份米饭来垫底。 对于华夏人而言,米饭有其难以替代的满足感。 尤其是此时芳香四溢,口感丰富,味道浓郁的八宝饭。 这一次,好几位评委吃得满意到打起了饱嗝。 然而,这一声声饱嗝,不但没有让现场的观众笑场。 反倒是让现场的观众,极致的羡慕。 为什么自己不是评委! 为什么自己,只能看着他们吃! 因为糯米八宝鸭的香味更甚,原本一些已经吃过晚饭才来看比赛的观众,此时都已经饿得受不了了。 “嗝。” 这时,吃得已经有些忘乎所以的赵俊成,不由自主打了一个巨响的饱嗝。 “糯米八宝鸭虽然是一道餐厅比较罕见的宫廷菜,但我这几